
俄亥俄州代顿市——美国俄亥俄州南区检察官办公室与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下属的国土安全调查局(HSI)今日4月14日宣布,美国已对与一起涉嫌1.26亿美元的非法用工和洗钱活动有关的资产提起民事没收诉讼。
2024年7月,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局(ICE)国土安全调查局(HSI)特工联合国税局刑事调查部门(IRS CI)及其他执法机构,在俄亥俄州莫雷恩市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Fuyao Glass America,简称FGA)及代顿地区的其他27个地点执行了联邦搜查令。
民事诉状指出,多名嫌疑人创建了大约40家实体公司(以下称为“目标公司”),以协助藏匿、运送并雇佣非法移民至多个工厂工作。这些目标公司将非法入境、非法滞留及未获合法工作许可的移民安插至各工厂劳作,其中包括位于莫雷恩的福耀玻璃美国公司(FGA)。
据称,许多工人是通过墨西哥非法偷渡进入美国,随后被鼓励前往代顿地区,在目标公司旗下工作,为多家工厂提供劳动力。这些工人多数为华裔或西裔,通常居住在目标公司所拥有的“家庭式旅馆”(即集体住宿房屋),上下班则由公司提供交通接送。
ICE国土安全调查局底特律办公室代理特工负责人贾里德·墨菲(Jared Murphey)表示:“我们将继续调查有关不公平劳动行为的指控。多部门执法协作有助于确保雇主和劳工双方都能承担相应责任。”
这份74页的诉状详细说明,这些目标公司涉嫌通过洗钱手段掩盖由工人所创造的数千万美元收益。在从FGA收到付款后的数日内,涉案人员便会将资金在其控制的多个有限责任公司(LLC)之间频繁转账。据悉,FGA已向这些LLC支付了超过1.26亿美元,而相关资金被用于嫌疑人个人利益,包括购买房地产、车辆与奢侈品。
在4月2日提交的民事诉讼中,美国政府请求没收以下资产:7个银行账户、位于代顿地区的12处房产、俄亥俄州外的2处房产、15辆车辆以及包括卡地亚手表在内的奢侈品。
与此相关的刑事调查仍在进行中。
此次民事诉讼由美国代理检察官凯利·A·诺里斯(Kelly A. Norris)、ICE HSI底特律办公室代理特工负责人贾里德·墨菲(Jared Murphey)及国税局刑事调查部门特工负责人凯伦·温格德(Karen Wingerd)共同宣布。联邦调查局(FBI)、美国边境巡逻队、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现场行动办公室、ICE遣返执行部门、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局、俄亥俄州公路巡警以及蒙哥马利县警长办公室均参与了此次刑事调查。美国检察官亚当·C·泰格(Adam C. Tieger)与黛博拉·D·格里姆斯(Deborah D. Grimes)正代表美国政府参与该民事没收案件。
原文来自:https://www.justice.gov/usao-sdoh/pr/united-states-seizes-assets-related-126-million-illegal-staffing-money-laundering
??? 一、对中企全球化战略的深层警示
尽管福耀玻璃本案中尚未被定性为直接违法主体,但其作为“用工支付方”的角色在美国执法系统中已被深度卷入,显示出在劳务外包、用工合规、供应链责任等方面的监管挑战。
?️ 二、反映出中企在出海合规体系建设上的短板
此次案件揭示中企普遍存在的三大合规薄弱点:
缺乏系统的合规风控机制:尤其在人力资源外包、第三方管理上,缺少对合作方背景、资金流动的持续审查。
对美国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缺乏认知:如ICE、IRS、FBI等多部门协作,对中企运营形成“高压态势”。
企业文化移植失误:国内管理模式未能在当地实现文化与法律的“本地化适配”。
?️ 三、对中企海外用工与劳务战略的再思考
“成本导向”必须转向“合规优先”:短期节约成本不可成为牺牲合法合规的借口。非法劳动力不仅会引发重罚,更可能破坏品牌与政府关系。
加强合规人力配置:设立或强化“海外合规专员”,推动中美法律双轨对接。
主动接受第三方审计:通过用工尽职调查(labor compliance audits),防止“用工黑洞”扩大。
? 总结建议:对中企出海战略的启示
“出海不只是把产品带出去,更是把责任带出去。”
对于所有正在或计划在北美、欧洲设厂的中资企业而言,本案应成为一次“风险镜鉴”:
✅ 建立全流程合规意识(从人到钱)
✅ 不只看合同,也要看人、查账、审背景
✅ 把“合规”内嵌进商业决策而非事后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