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其实不太懂,但又不好意思说。”——这是许多技术人员和高管面对 AI 时的真实心声。
在我们谈论 AI 如何颠覆行业、重塑岗位的时候,也许我们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究竟有多少人真的懂 AI?
Pluralsight 最新发布的《2025 AI 技能报告》给出了一个惊人的答案:大多数人其实都在“演戏”。
是的,你没有听错。报告调查了来自美国和英国的 1,200 位技术高管和从业者,发现整整 79% 的人承认夸大了自己对 AI 的理解,而站在组织最前线的高管,居然有 91%“装懂”。这不仅是一场职场里的集体错觉,也是一面照见现实的镜子:AI 正在迅速成为新的职场“裸泳”试炼。
“会不会用 AI”变成了一种表演
在很多公司,使用 ChatGPT 或 Copilot 本应是一种提升效率的手段,但却被悄悄贴上了“偷懒”的标签。报告显示,61% 的人觉得在工作中用生成式 AI 会被认为不够敬业。
于是,人们开始偷偷摸摸地用 AI —— 不打招呼、不留痕迹,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依赖了工具。这种“影子 AI”现象,让整个职场变得有点像小学考试时偷偷翻书的学生:大家都在作弊,却都装作没有。
“我懂 AI”成为职场社交货币
在调查中,九成从业者自信地说:我有足够的技能把 AI 工具融入工作中。 但问题来了:几乎同样比例的人又说,是“其他人”的 AI 技能不够,才导致项目失败。
这不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认知偏差问题。正如报告所言,这可能是“达克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在作怪:越不懂的人越自信,越懂的人越谨慎。
我们真的会被 AI 取代吗?
报告也揭示了另一种深层焦虑:90% 的受访者担心自己被 AI 替代,而这个比例较去年增长了 19%。最焦虑的行业包括:内容创作、数据分析、销售和市场。
但现实其实并不那么残酷。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企业正在新增 AI 相关职位。换句话说,AI 并不是“替代者”,而是“重塑者”。只是那些被“重塑”之前的人,必须先完成一场认知与技能的跃迁。
真正的赢家,懂得不断更新
幸运的是,大多数公司正在醒来。59% 的企业已经开始提供 AI 培训,54% 的企业通过涨薪来缓解员工的焦虑,甚至有些公司开始为员工提供“AI 心理建设”。
更可喜的是,有 8 成的技术从业者表示:AI 真的让我的工作更轻松了。
从数据建模到个性化推荐,从云管理到自动化任务,这些看似“高冷”的 AI 应用,正在变得触手可及。
写在最后:别再装了,真的可以学
也许我们都该承认:AI 发展太快了,不懂是常态,懂才是稀缺。真正拉开差距的,从来不是“演得像不像”,而是你有没有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技能盲区,并持续进步。
这份报告不是在揭示一个笑话,而是在给每一个职场人提个醒:别再装了,时间不等人,AI 的浪潮已经拍到了你脚边。
你是要假装会游泳,还是现在就跳下去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