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lge 创始人Sergey Brin呼吁员工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并建议尽可能回到办公室

2025年02月28日 1001次浏览

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近日发布内部备忘录,呼吁员工每周至少工作60小时,并建议尽可能回到办公室,以在人工智能(AI)竞赛中保持领先。他认为,谷歌拥有赢得通用人工智能(AGI)竞赛的所有必要条件,关键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AI工具进行编码,从而加速AGI的实现。


布林在备忘录中还批评了一些员工的工作态度,指出部分人仅仅“勉强完成最低要求”,不仅效率低下,还影响了团队士气。他强调,谷歌的AI工程师应该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高效的开发者,并充分利用AI工具提升工作效率。



近年来,人工智能(AI)竞赛加速升温,各大科技巨头争相投入资源,试图在这一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而近日,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的一份内部备忘录再度将AI竞赛推向新的焦点。他在备忘录中敦促谷歌员工回到办公室工作,并建议每周至少投入60小时,以加速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这一表态不仅引发了科技界的关注,也引出了关于工作效率、员工福祉和企业竞争策略的讨论。


布林的倡议:回归办公室+高强度工作


在布林的备忘录中,他直言谷歌拥有赢得AGI竞赛的所有要素,但前提是员工需要更高效地投入工作。他建议团队成员尽量回到办公室,并鼓励他们使用谷歌的AI工具提升编码效率。他强调,AI本身也可以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关键,借助AI自动优化代码,将能帮助谷歌在与OpenAI、微软和Meta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尽管布林的建议并未改变谷歌现行的混合办公政策(每周至少三天线下办公),但这一呼吁无疑向员工传达了更高的工作期望。布林认为,60小时工作周是提高生产力的“最佳区间”,并批评部分员工仅满足于最低工作要求,认为这种“摸鱼”行为不仅无助于公司发展,还会影响团队士气。


AI竞赛白热化,科技巨头纷纷收紧远程办公


谷歌的这一举措,正值整个科技行业收紧远程办公政策的大趋势。亚马逊早前已宣布,2025年起要求企业员工每周回归办公室五天,而摩根大通、高盛等公司也陆续取消混合办公模式,强调团队面对面协作对于创新和效率的重要性。


科技行业的竞争焦点正在发生变化。自从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谷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它曾是AI领域的领军企业,如今却不得不奋起直追。布林在2022年重返谷歌,积极参与AI产品开发,并直接与DeepMind团队合作,足见公司对AI战略的重视。在过去两年中,谷歌已对业务进行重组,并推出了Gemini 2.0等AI模型,以加快产品落地速度,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


高强度工作模式:突破创新还是透支员工?


布林的“60小时工作制”倡议无疑提升了谷歌AI团队的紧迫感,但这一策略也引发了外界对员工倦怠(burnout)问题的担忧。在高压竞争环境下,过度加班可能导致员工身心疲惫,影响创造力和长远的生产力。此前,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曾在特斯拉和推特(现X)推行高强度工作文化,尽管提升了短期效率,但也引发了大量员工离职的情况。


谷歌的这一策略,是否能够真正带来AI突破,还是会带来人才流失的风险?这不仅仅是谷歌的选择,也代表了整个科技行业未来工作模式的演变方向。


结语:AI竞赛的未来,效率与平衡并存?


AI竞赛进入白热化阶段,科技巨头们正在用更激进的方式争夺市场。但对于企业而言,如何在保持创新速度的同时,避免员工过劳、维持团队稳定,将成为AI时代管理层的重要考题。布林的倡议或许能短期加速谷歌的AI进程,但从长远来看,如何在高效与平衡之间找到最优解,才是谷歌能否真正赢得AI竞赛的关键。